胃粘膜的肠上皮化生或简称为肠化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特别是在高龄人为多见。肠上皮化生常常合并于慢性胃炎,特别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由于胃病检查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胃镜的应用,早期胃的大量发现与研究,认为胃粘膜肠上皮化生与胃有密切关系。
胃粘膜肠化生在临床上缺乏特异性症状,且症状的轻重与胃镜所 见的病变程度往往不一致,所以临床诊断和判断须以病理诊断为依据 ,因此十分注重病理诊断。肠化生可分为型和不型,小肠型 和大肠型。大多数学者认为大肠型者易变,尤以大肠型、不分化者危险。
肠化生的病症表现
发红黏膜的病理结果为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为主,还有中性粒细胞浸润及不同程度的腺体萎缩和肠上皮化生(肠化)共7例,其余20例分别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肠上皮化生表现的占所有发红黏膜表现的百分之二十五点九。这7例肠上皮化生病人中,有4人有胃家族史,其余3人病史很长(8~20年)。这7例病人的临床特点是均有长时间的上腹不适、反酸、嗳气、烧心等不同症状,轻重不一,一直未用任何胃,就诊时有4人临床症状明显加重,以腹痛、烧心症状为主,其余3人症状轻微。经过对症治疗后,该7例病人临床症状消失,病理检查肠化成分消失。>>>>>>点击了解详情
一般资料
1202例胃镜检查患者中,均以上消化道症状就诊,男:661人,女541人。胃镜检查中发现有发红黏膜表现者27人,占2.25,男19人,女8人。病变部位在胃体部者,男8人,女3人;在胃窦部者,男3人,女2人;在胃底部者,男8人,女3人。病变形态不规则者多见,少数为类圆形。表面光滑,面积大小从直径1~5cm不等。发红黏膜与周围正常黏膜界限清楚。
内镜下将肠化分为四类
① 淡黄色结节型:单发或多发的2~3mm大小淡黄色结节,略呈扁平状突出于胃黏膜,表面呈绒毛状或细颗粒状;② 瓷白色小结节型:孤立或多发的细小结节,瓷白色半透明状,表面光滑、柔软,镜下反光较正常黏膜强;③ 鱼鳞型:胃小区呈条状扩大,排列呈鱼鳞状或羽毛状,一般呈条片状或弥漫性分布;④ 弥漫型:黏膜弥漫性不规则性颗粒状不平,略呈灰白色,以上是胃镜下的肠化表现。由于浅表性胃炎的活动使黏膜产生红斑,红色掩盖了肠化的本身颜色。故在发红黏膜区取病理可以查到肠化。通过本资料研究发现发红黏膜并不是肠上皮化生的表现,但在发红黏膜区可以查到肠化,而萎缩性胃炎及肠化均是胃的前病变,故提醒内镜医师在日常工作中,镜下见到发红黏膜时,应取组织行病理检查,以免遗漏肠化诊断。>>>>>>点击了解详情
肠化生检查治疗两步走
1、“检查”:超细无痛肠镜,具有高分辨率、高清晰度的检测优势,其镜身韧性极高、直径小,镜头能多角度、多方位的进行检查治疗,可使病人病灶部分图象为清晰地显示在电脑屏幕上。帮助患者了解病情选择治疗方案,让医患双方清晰,准确直观的了解病情,减少误诊、误治,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2、中西医结合
相比于其他传统,我院的中西医结合能够标本兼治,西医以消炎和杀菌为主,中医以调理、修复胃粘膜以及恢复胃动力为主,辨证施治,个性化治疗,减少葯物副作用:针对个人胃部具体病灶呈现的症状,采取个性化治疗方案,即一患一方,因人而异的方法贯穿整个治疗过程!
温馨提示:如有胃肠疾病烦恼,可拨打健康热线:0551-63653558(点击拨打)。 >>>>>>点击预约
疑似症状 咨询一下病情
清晰排查胃肠疾病隐患
刚刚确诊 咨询治疗方法
清晰排查胃肠疾病隐患
准备治疗 寻求专科医院
清晰排查胃肠疾病隐患
效果欠佳 在线咨询
清晰排查胃肠疾病隐患
经常复发 怎么办
清晰排查胃肠疾病隐患
其它疾病相关咨询
清晰排查胃肠疾病隐患
王韵文 主任
省立医院消化内科主任
刘本堂 主任
省立医院消化内科主任
方国政 医师
合肥阳光消化病医院
李朝旭 医师
合肥阳光消化病医院
袁克兴 医师
合肥阳光消化病医院
合肥阳光消化病医院
张群丰 医师
合肥阳光消化病医院
罗先锋 医师
合肥阳光消化病医院